这几年刷蓝 V 官方账号,总觉得哪里不一样。

以前点进去,是精致的广告片、规整统一的品牌信息,都透着“我是官方,我很专业”的距离感。

现在再看?画风突变。

果然 00 后一上手,品牌运营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越来越有活,满是互联网原住民的野路子。他们太懂怎么和年轻人玩到一块儿——从团播到热梗,全是品牌运营的主场。

先搞懂,团播到底是啥?

简单来说,就是一群人在镜头前组团直播/拍视频,靠与弹幕互动和氛围感吸睛,而最近把团播带向高潮的,是那支魔性的“扫腿舞”。

扫腿舞能火得一塌糊涂,全靠几个“上头”元素:

动作简单到离谱,双脚交替,左右来回扫地面,频率缓慢却自带节奏感,谁看了都会跟着划两下;

配上红色灯光打氛围,动感 BGM 一放,廉价却带感的土味美学直接戳中年轻人的喜好;

再加上平台的流量推荐机制,从最初的素人主播小试牛刀,到如今众多明星网红纷纷下场,扫腿舞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显然成为这个暑假全民参与的娱乐盛宴。

其中演员丁禹兮的扫腿舞短视频,直接带来千万级流量,火遍海内外。

这么有热度的话题, 00 后运营哪能错过?于是你将会看到大厂的“直播间”卷出了新高度,拉腿特效、滤镜 P 图、氛围灯光、土味 BGM ,该有的排面一个都不会少!

老实人淘小宝豁出去了,靠特效拉出大长腿还不够,扫腿的时候还不忘“心机”秀一把八块腹肌。

大半夜的,刷到淘小宝跳这个,谁懂这灯光有多诡异,还以为误入什么神秘组织。

腾讯会议不按常理出牌,别人请帅哥靓女伴舞,它把“腾讯男团”拉来了,一水的 APP 图标就这么跳上了?看着其中被迫营业的老实亚瑟和帅气萧逸,默默心疼三秒。

萧逸:小生被人做局了。

谁说腿短跳不了扫腿舞?雪王圆滚滚的身材都加入这场“扫腿大军”中来,属实是没腿硬扫了。

网友当场抓包小雪动作不标准:是扫腿不是稍息。

自从和多邻国结婚了,瑞幸就变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知天地为何物了,请帅哥靓仔来当伴舞,陪自己“胡闹”。

美的运营在评论区围观:算了……不说了……你老婆喜欢就好。

结果第二天,多邻国力挺“老公”瑞幸,直接带着瑞幸一起跳上扫腿舞了。

评论区的官号运营们也是“火力全开”,美团跑来抢多儿,京东在旁边挑刺儿,连上海学生英文报都来凑热闹:再发找人弄你(bushi)。

以前品牌怕“掉价”,现在 00 后接手,风格一转,官号不只是官方公告板,也是与网友们互动的留言板,用年轻人的语言体系沟通,毕竟接地气才是硬道理,抽象整活才是流量密码。

就像这次的扫腿舞“团建”,各蓝 V 账号哪有半点“端庄”?拉腿的、硬扫的、带着“家属”疯的,全在互联网赛道上放飞自我,用官号在评论区到处“串门”,“煽风点火”。

网友记住一个品牌的“疯癫瞬间”,可能比记住十句 slogan 还快。说到这里,阿广就想到前阵子瑞幸和多邻国“大婚”,通义官号在评论区演起“最癫前任”,靠连续剧式抢亲戏码一战成名,以低沉本高共鸣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刷足了存在感。

这种不管不顾的“放飞”,可不是不专业的体现,恰恰相反,这是 00 后运营抓住了时代情绪,让官号运营以一种非常“美丽”的精神状态席卷互联网,成了背梗、玩梗、造梗的冲浪搭子。

00 后运营凭团播扫腿舞的热度刷了一波存在感,但你要是以为这就是他们最近全部的本事,那可就小看这群互联网原住民了。

他们的“整活版图”早就不止盯紧短视频,连大厂公关那向来字斟句酌的文案,也能接上招。

前段时间,乙女游戏《世界之外》靠抽象火出圈了,不过不是它的运营,是一次略显发癫的公关回应,直言“想赚钱”来支撑后续内容开发,这种自黑式营销意外在网络上掀起玩梗热潮,被称为史诗级抽象的公关文,成为大家调侃的乐子。

吃瓜网友们也没闲着,创作欲被彻底点燃,纷纷模仿《世界之外》的同款图片和文案进行二次创作,写了个打工人版、应届生版和地球 online 版,每个版本都自带强烈的吐槽感。

这下,“想赚钱”成了全网打卡的模板:

×× 想赚钱。

只有赚到足够的钱,我们才能 ×× ,持续稳定地进行 ×× ,创造更丰富的××,打磨更好的 ×× ,开发更新颖多样的 ×× 。

这个 ×× 的世界,才能长长久久。

套公式做题就是快, 00 后运营们也是迅速吻上来了。

同为游戏领域的《无期迷途》官方,就巧妙蹭上这个梗宣传自家三周年直播。

谷粒多官号也反应神速,发布了“想爆红”版本的玩梗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官号纷纷跟进,发布“想涨粉”版本: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玩梗内容还都标注了“参考文献:《世界之外》”,这热度蹭得光明正大、毫不遮掩。就算是不了解前因的网友,看到这行字也会忍不住去原帖“拜读”一番,无形中又给这个梗添了把传播的火。

这群年轻运营太懂互联网的“梗文化”了,没把这当成单纯的热点,不求多么深刻,只要够快、够贴,用网友熟悉的语言一起玩梗,就能轻松蹭上流量和话题度,拉近彼此之间距离。

蹭梗还不够,这届 00 后运营还会“造梗”,自己搭好戏台让网友主动来玩,又 get 到涨流量的小妙招了。

比如,一条简单的视频文案“挑战点赞数和评论数一样”,配上充满悬念的标题“素不相识的网友怎么会团结成这样啊!?”,就成功勾起了网友的参与欲。

还有明亮的背景色,配上视频文案“恭喜你!你的小红书已刷到今天”,让不少网友留言“存档”。

这种看似简单的互动玩法,充分利用了网友的从众心理和挑战精神,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极高的互动效果。

没花一分钱推广,品牌存在感刷足了,运营的 KPI 完成了,网友也都玩上了,不得不让人佩服 00 后运营们对互联网网民心理的精准把握。

你看,这届 00 后运营哪按套路出牌了?打开手机刷官方账号,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看到什么。

其实 00 后运营的秘诀就一个,他们把蓝 V 官号变成和网友一起玩梗、一起吃瓜的互联网搭子,玩着玩着,流量就来了,关注度有了,话题度自然也跟着来了。

但话说回来,在这个流量涌动的时代,不管是运营自媒体还是官方账号,内容始终为王,单纯地蹭热度、跟风玩梗,是很难从偌大的流量池里分一杯羹。

真正能站稳脚跟的,终究还是那些愿意跳出惯性、主动寻找新路径的品牌和运营。

有些号你以为是沙雕网友,结果一看蓝 V 认证;有些号你以为是严肃官媒,结果一天三条梗图。

这些“反差萌”的运营策略你还见过哪些?来评论区放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