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打乱生活节奏的这几年,焦虑、内卷这些词汇,总是频频出现。

而这些现象背后,也正是大众逐渐累积的负面情绪:对于匆匆逃走的时光,每个人的不甘愿和安全感匮乏。

毕竟,当现实中的体验感减弱,那些可贵的记忆,也就更容易被我们遗忘。

洞察到大家想要“放慢步速、回望生活”的情绪诉求,单向空间选择从这些失落、焦虑的情绪切入,通过阅读所开辟的“逃生通道”,为消费者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心灵按摩。

都说车站比医院见证过更多匆忙的离别,而单向空间却在这样步履紧迫的场所,办了一个需要驻足慢品的诗展。

这场名为“一千零一页”的活动,是单向空间联合公共服务品牌“在西站”,在杭州西站举办的阅读装置互动展。从名字到地点,都有一种跳脱现实的梦幻感。

有趣的是,在车站这样快节奏的场所里展出的文字卡片,却取自单向空间历年“滞销榜”上的书籍。

在快与慢、准点出发与滞留原地的对比下,车站的环境与这场展览,呈现出了一种引人深思的反差感。

不过,单向空间选择车站作为展厅,并不只是一味地追求这种格格不入的文艺噱头。

在小编看来,最有趣的部分还是它的互动机制。

路人们不仅可以驻足阅读,还能用票根、广告纸等印刷产物,交换这些展品卡片,将更具有实用价值、现实意义的文字碎片留下,代替展出。而最终,单向空间会对这些印刷产物进行再创造,合成一首来自路人生活的拼贴诗。

这一创意,不仅引导了更多目光转向“滞销榜”上被遗忘的作品,也在无形中,以慢阅读与快现实符号的交换,完成了一次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沟通。

而单向空间的用意,也通过这次深度沟通浮现了出来:就像滞销的书籍尚有其动人之处,匆忙琐碎的现实生活,也能重新合成一首鲜活的诗。

在人人都苦恼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单向空间开了个脑洞,推出了一家“时间便利店”,试图让读者们体验播种、收获“时间”的乐趣。

帐篷一搭,物资箱一摆,让线下快闪店瞬间有了露营的新鲜感。不过,帐篷里贩售的唯一商品“时间种子”,才是这套campaign的创意高光点。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小编猜想,是因为这些种子本身,包裹着两层不同的时间寓意。

第一层寓意是“过去”。这些种子的再生纸,均由过期的单向历回收制成,也代表着单向空间陪伴读者的旧时光。

而第二层寓意,则是“未来”。纸面印着的浪漫文案,以及内部加入的随机植物种子,象征着未知幻想与美好期待。

在这个创意里,单向空间将抽象的时间浓缩到了具象的种子上,使其成为了一种慢节奏阅读的符号。而这也让读者挑选种子、播种种子、等待发芽的这一系列体验拥有了仪式感。

通过这些种子,单向空间向读者传递出了珍惜过往、播种未来的美好寓意,更是用一种自带环保内涵的“旧礼”,制造出了一份专属于读者的惊喜。

疫情笼罩的这三年里,很多人的生活节奏都被匆忙打乱。对日常生活,还未好好感受便匆匆遗忘,是很多人在后疫情时代下的心结。

洞察到大家对生活里大小事件的体验感下降,单向空间和联邦走马联动推出了一套以声音为记忆载体的文创周边“声音盒子”。

整套周边的内容很简单:

一套功能类似磁带的声音卡片,记录了过去三年里的101个故事,或是公共事件或是私人分享,代表着大家经历过、或是错过的且被生活的匆忙脚步落下的记忆。

以及一个简单的声音播放器,操作简洁,只需要插入卡片,按下按钮便可读取声音。

声音作为这个周边的核心创意,单向空间的考量是细腻的。

就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听播客,在人们无法面对面交流时,声音成了最容易引发共情、也最真实的情绪通道。

而在瞄准了大众对疫情三年记忆的空缺感,以及人际疏离造成的孤独感后,单向空间准备了这样一套看似“非必要”的情绪疗愈品,让人重新回到“听故事”的节奏,去仔细品味这些遗落的时光碎片。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消费者的情绪需要得到了弥补,而单向空间也通过声音这一创意载体,引导大家更多地关注“慢阅读”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分量。

不只是上面这些案例,今年,单向空间还做了很多放慢脚步的“营销”。

譬如在夏末初秋,单向空间就发起了“走,去山里碰头”的户外慢闪艺术展,邀请宅在家读书的大家,也去感受在大自然里阅读的自由氛围。

线下的艺术装置皆被清新自由的文案包裹,当露营的畅快体验与读书分享会无缝融合,治愈感便油然而生。

再好比年年都格外出圈的单向历,今年也突破了传统版式,推出倒计时款

这款日历以“留住时间”的深刻寓意,提醒每个人放慢脚步、充实生活,不要让一年的记忆在空白里收场。

不难看到,通过上面这些“减慢”时间的营销创意,单向空间创造了一个个新奇的“心灵避难所”,不仅让慢节奏阅读的魅力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也满足了消费者在产品之外的情绪需求。

每每谈及自带人文温度的营销创意,书店文创品牌往往最具代表性。而单向空间正是在以这种品牌特质,去洞察和解读当下的社会情绪。

或许有点和实用主义对着干,但不耽误大家为它带来的“精神愉悦”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