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广告,大家对于它出现的场景,优先想到的会是地铁里、手机上、电影开始前、网购结束后(促销短信),能够把自家门店或者公司大楼做成“出彩广告位”的,反而少见。

但少见并非没有,今年大火的品牌“围挡”广告,走的就是门店和广告牌合二为一的路子

这种在自家的地盘上营销出彩的,还有最近的宜家:

购物袋“上墙”了?

凌乱的提手带逼死强迫症

这是一家英国宜家的门店外墙。

尽管店还没正式营业,但标志性的蓝色帆布购物袋已经抢先吸引了路人的视线,以一种“未见其人先知其色”的姿态为自己的出场铺垫了一波期待情绪。既为品牌增加了话题热度,又为门店大楼提前制造了围观效果,完完全全的“流量不流外人田”。

在营销圈,我们总说“以小博大”,但有时候在自家门店或者公司大楼的“包装”上拿出简单粗暴的豪横劲,完成一场“以大博大”的吸睛操作,也不失是一种出圈的思路。

这一期我们就把格局打开,浅看几个有楼、用楼做广告、还让人印象深刻的品牌。

这座色彩明媚但又略显诡异的大楼,是路易威登与艺术家草间弥生联名的呈现内容之一,预设目的是让总店所在的百年建筑焕新出镜,但实际效果……却出现了一些偏差。

品牌想传达的:草间弥生正在以建筑为画布进行创作,满眼的彩色波点将品牌艺术调性凸显。

网友所感受到的:看不懂并360度无死角“被吓到”

侧视:“怪奶奶”出没

仰视:死亡的凝视

微微平视: 开始脑补“胳肢窝”的店员视角

乍看离谱,但这种呈现方式唤醒了大家的巨物恐惧症,也唤醒了大家想要打卡/吐槽的心,无形之中成为了这场联名营销的宣传一环。

椰树的办公楼,被网友调侃为“一个真正的写字楼”,高饱和度的配色、经典的黄蓝黑、密密麻麻的字,和产品包装一样“吵人眼睛”。

一个大胆的假设:照这样下去,椰树很有可能会为了把品牌近段时间的发展脉络贴满而去建新的大楼

石狮在文字堆里秒变“清秀”

“迷你版”和“放大版”合照

自带重影(散光)效果

比起上面的LV,椰树大楼赢在风格不变的“厚重感”。

这种1:N还原的效果,让路过的人忍不住拍两张照片,到海南玩的游客甚至专程打卡一波,就像大家拿着纸币去打卡桂林山水、济南趵突泉一样完成某种神奇的仪式感

同样是奢侈品牌,香奈儿主打一个优雅路线,比如杭州大厦的香奈儿门店的圣诞限定皮肤。吸睛之余,和香奈儿巴黎门店的大楼装饰玩了把同款呼应。

这可不是香奈儿第一次整活,作为自己卷自己门店设计的存在,香奈儿的一些操作可比奇葩奢侈品有看点得多。

比如将玻璃和砖瓦结构相结合的“梦幻水晶宫”门店,妥妥一块自给自足的彩虹折射板: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想把顾客吸引进自家店里”的心是有目共睹的;代入路人感受一下,浅尝辄止拍个照,对某种先锋艺术表示respect,已经是最大的效果了。

再多的,可能就是品牌既收获了话题度,也稳住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奢侈品人设。

“来宜宾不去五粮液,就像来成都不去看大熊猫”。

这可不是小编说的,而是许多慕名前去打卡的游客常用的文案,甚至表示:走走停停一路上都是酒香,边走边晕,实现了微醺自由

按照分类,前面是时髦精、椰奶爱好者的打卡地,这怎么也算酒鬼的必游项目。

“没楼的品牌还忙着找网红打卡地,有楼的品牌已经开始做自己的「地标性」IP了。”

这句话当然是调侃!

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多一个让大家一提起来就“哦哦哦是那个”的记忆点,品牌辨识度有了、拉新潜在消费者的机率就又多了一些。

比如就因为外滩一栋楼撞脸安慕希酸奶,引发了脑洞大开的网友疯狂玩梗。

围观网友甚至一本正经地“造谣”,有说自己在“安慕希大楼”上班,给安慕希做会计兼采购;有说自己是安慕希hr,“力证”安慕希总部确实从呼和浩特搬到上海了,最后引得品牌下场辟谣一同玩梗,看呆了路人也为品牌赢得了好感度

但话说,安慕希你“大楼小作文”都发了,真不考虑建一个真正的安慕希大楼?

抓马设想一下:当品牌们都纷纷在自家大楼广告上开卷,群芳毕集的街边胜景,岂不是很适合cityw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