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结婚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家庭分工就应该是男主外女主内。」

「爱情就是找个能过日子的,最好性格温顺」

……

临近春节,“中国式催婚”又双叒叕开始在各地上演,相亲话题也再度被推到了单身女性面前,随之浮出水面的,不乏一些来自社会和家人对单身女性的刻板标准。

面对这些本就有失偏颇的声音,女性难道只能扮演被误解的角色吗?

《后浪》导演付彬彬最新掌镜的这支短片,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

作为考拉最新发布的一支女性情感态度TVC,片子从过年相亲的话题切入,通过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几位女性KOL真实的情感态度,并借张钧甯出演的话剧《应聘爱情》,道出了她们对于“爱的标准”这一问题的心声。

里面不少文案单独拎出来看,都是值得细品的存在: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标准,别人就会为你设定你的标准”。

“我不介意孤独,只是不想变得微不足道”。

而结合每句文案的具体语境来看,背后又未尝不是映射着品牌的深意。

特别是在女性意识觉醒和“她经济”风行的当下,卡着新年倒计时的尾声上线这支广告,考拉想被广大女性看到的,无外乎是在洞察、话题、品牌形象这三点上的用心。

在传统的相亲话题里,女性的“三十而立”往往失去了完整的语意,而一味被打上了大龄剩女的标签,并被迫开始面对要结婚、要有稳定的家庭等等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刻板“标准”。

但对于新时代的独立女性而言,她们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价值观体系和生活方式,相比于迎合旧观念,她们更愿意忠于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对刻板的“标准”Say No。

正是洞察到这一点,想要为这群女性发声的考拉,向以情感表达细腻著称的《后浪》导演付彬彬发出邀请,共同打造了这支TVC,在展现女性内心想法的同时,站队了一种新的「爱情标准」:

——标准,不该拿来衡量女性;标准,应该配得上我的偏爱。

为了真正让观众读懂这一点,品牌在片中也埋下了不少巧思。

1)一方面,在TVC中引入了双重视角

除了把镜头对准单身女性,考拉还在短片中加入了另一个视角——“以爱之名”的父母们。

短片开篇,就通过对女儿、父母两个群体的纪实性采访,将双方的想法和态度以对比剪辑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也将两代人关于女性婚嫁等话题的代际差异直观呈现。

从这个直击痛点的矛盾现象出发,探讨「爱的标准」这一问题,够真实也够现实,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女性观众的共鸣。

2)另一方面,借话剧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当父母“找对象是重中之重”的观点,和女儿“不想要将就”的态度发生冲突时,短片没有俗套地转向煽情和催泪,而是邀请父母看了一场名为《应聘爱情》的话剧。

正如张钧甯在话剧中演绎的内心独白,围绕单身女性身上的争议从未休止,被相亲、被推销、被定义等一系列犀利问题,都是女性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挑战。

但,爱情不见得是必选项,与其被困其中,不如活出最真实的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用坚强和勇敢对抗这些出于偏见的“标准”,才是最好的姿态。

“标准,应该配得上我的偏爱”,这一单身女性所追求的情感态度,也通过话剧文案和采访对象的观后感透传到了观众内心。

而且细品会发现,这一情感态度不仅仅是想引导大家,更加坦然地面对爱情和相亲难题,更是在鼓励每一位女性,活出自己最真实的样子,为每一阶段的自己写下独属一份的精彩注脚。

在讲完打动人心的故事后,深挖品牌与受众的情感共鸣,让大家从单纯的“观看”阶段进入“表达”阶段,更容易助力品牌抢占话题高地。

基于这一点,考拉在品牌TVC之外,启动了一场探讨「爱的标准」不同内涵的social互动,进一步为广大女性提供了话题发声的窗口。

一方面,打造#张钧甯说出了我单身的原因#和#配得上我的偏爱#微博话题,吸引大家分享观后感。

这些真实的分享不仅更具说服力,也让更多女性面临的刻板标准和经历被看见和理解,给话题本身带来了更深度的讨论空间。

另一方面,联动微博女性KOL发声,通过展现他们与父母、朋友一同观看短片的反应,让大家在聆听观点的过程中,感受女性群体的真实情绪,也读懂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答案。

其中微博达人@ G姐-邀请妈妈出镜的短片,更像是从代际隔阂的角度,为大家提供了平衡两代人分歧的方法建议。

而微博达人@胡辛束邀请朋友一起解读品牌TVC的短片,则更多是从年轻人视角,结合自身故事对「爱的标准」输出了更具亲和力的解读。

这两方面基于价值观层面的沟通,不仅让短片得以进入社交舆论,成为社交话题,借势实现了话题的引爆和与消费者的近距离接触;也在无形中为品牌赋予了“懂女性”的认知标签,让考拉在女性群体心智层留下两层烙印:

一是鼓励大家找到一个打破代际隔阂、与父母相互理解的同频状态。

二是通过独立女性不惧刻板标准的情感态度,鼓励更多女性做一些关于爱情,关于生活的正面思考。

每每临近春节,主动或被迫相亲的队伍都会悄然壮大,考拉选择在这个节点聚焦女性情感问题,掀起一场关于「爱的标准」的社会讨论,在氛围营造和正能量输出上无疑是精准圈粉的。

最关键的是,相比于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审视,考拉这场营销更像是站在女性的视角,面向公众表达自己的爱情观,背后所传递出来的品牌态度也十分明确:

——为女性发声,给予女性情感释放的机会。

不仅真正关注到了女性群体的内心需求,整场营销从“爱情”层面到“人生态度”层面的立意点转变,也让观众看到了品牌尊重与理解女性的诚意,不失为当下贩卖焦虑营销中的清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把考拉这一次过年节点“配得上我的偏爱”的传播,和之前它在六周年节点上“用偏爱对抗偏见”的市场动作结合起来一起看,会发现它的营销风格是一脉相承的。

洞察或许不一而同,但核心都是通过焕新“世界对我的偏爱”这一品牌理念的内涵,引发女性群体的情绪共感与价值共情,强化考拉理解、关怀女性的品牌价值观。

正如营销教父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3.0》中说到的:新一代的营销必须是价值观营销,更注重企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考拉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从洞察挖掘到话题互动,考拉这次以「爱的标准」为主题的营销打法,更像是讲了一个品牌和用户双向奔赴的故事。

既慰藉了单身女性在爱情中的心理困境,又通过品牌的力量为这个社会议题扩大了声量,为打破女性面对的刻板标准寻找契机。背后所体现的品牌温度和女性视角的同理心,自然也会被用户感知和记住。